管窑镇:“陶”出人才 激活产业发展

24
黄冈日报
2025-03-23 22:04:00

3月4日,江西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与蕲春县管窑镇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并向该镇授牌“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标志着该镇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以陶聚才,以才兴陶。”该镇通过强化人才招引、多元人才培育、建立人才机制的方式,推动产才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以人才“智力引擎”赋能陶艺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强磁场”引“陶才”。发展产业,关键在人,该镇聚焦陶艺产业与人才发展的结合点,发挥交通区位和陶艺产业潜力优势,通过顾问指导、短期兼职、项目合作等柔性引才方式,先后引进19名专家教授齐聚管窑,为陶艺产业发展“把脉问诊”、献策献智。围绕陶艺产品创新不够等技术需求,向省内外引进设计、研发、运营等急需陶艺技能人才5名,有效解决了陶艺产品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建立在外陶艺人才目录,充分利用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等在外人才返乡契机,举办八届在外陶艺家座谈会,向在外陶艺家宣传优惠政策、发展前景,吸引35名在外陶艺人才返乡创业,带动1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致富。

深挖“蓄水池”育“陶才”。在陶艺人才培养方面,该镇既关注“塔尖”也夯实“塔基”。一方面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手工制陶技艺”非遗传承人作用,建立陶艺大师工作室6个,采取“名师带徒”“双导师”“订单式选学”等青年人才培养模式,组织5名陶艺大师与10多名学徒“结对”授艺,为陶艺技艺的传承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另一方面,探索校企合作育才模式,通过与19所省内外艺术类高等院校合作等方式,举办陶艺雕塑、工艺美术、工业设计等专题培训班16期,培训陶艺技能人才600余人次。同时,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育才模式,不定期举办“楚陶杯”陶艺工匠大赛,邀请全国各地陶艺人才、陶艺爱好者参赛,还积极组织本地陶艺人才外出参加各类陶艺比赛,让陶艺人才在大赛中不断提升技能水平。

探索“新机制”用“陶才”。该镇创新用才机制,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依托高校成立管窑陶艺研究院1家,聘请省内高校专家教授担任研究院陶艺技术“智囊团”成员,推行“陶艺人才下单、智囊团接单”的模式,解决了陶艺原料供应短缺、陶器物流成本偏高等“卡脖子”技术难题10余项。以促进陶艺产业发展为原则,建立陶艺人才奖励机制,推出《管窑镇陶艺人才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对陶艺人才在参展参赛、传授技术、引进资源等方面实施奖励,先后兑现陶艺人才奖补资金30余万元。在打造“德艺双馨”的陶艺人才队伍方面,该镇建立陶艺人才评价机制,特别是在创作、销售、宣传等方面建立了一套完整陶艺人才诚信体系,促进了陶艺产业的振兴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