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李时珍”,他来了!
2024-04-11 19:44:00
艾香千年
香飘天籁一棵草
芳华了时代,也点燃了一座城的未来
传承时珍精神
弘扬中医药文化是一种担当
一种自信
也是血脉与根的紧密相连
相信大蕲的孩子
从小就熟悉医圣李时珍的故事
历时二十七载
踏遍祖国大江南北
遍寻名山大川采集草药
写成传世巨著《本草纲目》
惠泽后人,流芳千古
最近
在各类非遗项目展会上
频繁亮相的“李时珍”
行走在大家的眼前
让大家再次感受到医圣救死扶伤的风范
不少人惊讶,李时珍竟然再次“活了”
小布为大家剧透一下
剧中的老人是
蕲春县非遗项目德公贴膏药传人
张德田
民间正骨传人
自小师承膏药熬制技艺
在民间从事跌打推拿正骨技艺
传承古法,坚守传统,治伤救疾
张德田老人,家住蕲春县管窑镇胡岗村,一生在民间从事采药、推拿正骨,世代传承德公膏药的熬制技艺。
蕲春地处神奇的北纬30°,境内低山丘陵交错,气候冬冷夏热,雨量充沛,适宜于多种中药材生长。《本草纲目》记载的1892种药物中,见诸于蕲春的就有780多种。
400多年前,为了编著《本草纲目》,李时珍参考了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可谓“读万卷书”;还穿上草鞋、背起药筐,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百姓,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区,是“行万里路”。
正是这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
才积淀了蕲春县
“路人皆懂医、指草皆为药”
“千门万户悬菖艾,出城十里闻药香”的
独特文化现象
孕育了深厚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土壤
你们还知道蕲春哪些奇闻趣事
快来留言跟小布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