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大悲 [zhān dà bēi]
詹大悲(1887-1927)原名培翰,又名翰,字质存。湖北省蕲春县田桥乡詹山村。著名报刊活动家,记者,革命家,中国民主革命烈士,辛亥革命先驱。 1907年考入黄州府中学堂,加入证人学会,倡言革命。1908年到汉口,加入革命团体群治学社,与宛思演等接办汉口《商务报》,使《商务报》成“湖北革命团体创办的第一个机关报”,詹为主笔。1910年12月任《大江白话报》主笔。詹大悲与孙中山关系非同一般。
本名
培翰
别名
培翰
字
质存
所处时代
近现代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北省蕲春县田桥乡詹山村人
出生日期
1887
逝世日期
1927
主要成就
辛亥革命先驱,詹大悲1907年以第一名考入黄州府中学堂,加入证人学会,倡言革命,1908年赴汉接办《商务日报》,并与革命团体群治学社建立联系,使《商务报》成为群治学社的机关报。1910年任《大江白话报》主笔,1911年改《大江白话报》为《大江报》,任经理兼主任,自任主编兼经理。参与组建革命团体文学社,任文书部长,起草社章,《大江报》亦成为文学社的机关报。7月26日《大江报》发表黄侃所作《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一文,号召激烈改革,遭查禁,詹因此被捕判刑。武昌起义后出狱,任汉口军政分府主任兼管军事处,率民军在汉口与清军激战。汉口失守,转赴烟台,辅助山东都督胡瑛。1912年任国民党汉口交通部部长,负责联络川、湘、皖、豫诸省党务,12月当选为湖北省议会议员。武昌起义爆发后,组建汉口军政分府并被推为主任。中华民国政府期间,任孙中山大本营宣传员,协助重建大元帅府,参与起草《国民党改组宣言》